知道戴翰泓這號人物的時間並不長,剛開始與他接觸時,總笑言看似年紀輕輕的他,想法思維卻十分老派,真正拜訪他工作室的那天,書架上「天工開物」這類的書籍更加確定這種想法;然而,深聊之後才發現他的創作哲學、底蘊涵量,都鑲嵌在他的木頭和空間裡了,那是一種很迷人、很有深度的老派。
遊走大與小之間的自在
戴翰泓自搬到台北以來,3年多以來就在北藝大山腳下的工作室裡創作、生活,人高馬大的他(身高有183公分啊)與這個2.3坪的小房間,成為朋友口中「不能錯過的觀光景點」,除了在這個「藝文小聚落」裡有許多知名藝術家的工作室之外,他房間內部所有家電一應俱全,愛喝咖啡的他甚至還有自製的烘豆機,並且利用木工的專業創造書架與其他收納空間。重點來了,他利用挑高的空間設計,隔出豪華舒適樓中樓!
那以前在台南的工作室有多大呢?
600多坪吧!只是八八風災的時候都被破壞得差不多了。」
從600多坪到2.3坪的空間轉換,讓人不禁疑惑,大小對於翰泓來說,到底是怎樣的對比?而這樣的直接縮小300倍的空間,會不會對生活上或創作上造成阻礙呢?然而,翰泓說:「現在的工作室的確很小,但這次在Art Taipei新人特區展出的兩米多作品《樹枝椅子》也是在這裡完成的。小空間也是空間,空間這麼小反而需要更多的巧思。」
或許大與小對於藝術家來說,只是一種呼應和相對的位置,而非絕對的好壞。當初是機緣巧合在柳營租下廢棄的養雞場,一簽就是5年的契約,甚至在那邊完成了就讀於南藝大建築藝術研究所的畢業計畫,也就是影響未來甚鉅的代表之作《維間轉換》;而現在的這個「豪華小套房」(其實翰泓都叫它「毫」宅,非常毫華),成為他表達的一種方式,一種在規範、體制內創造戰鬥力的模式,與用作品挑戰框架和權威的可能性。
穿梭藝術與技術之間的創作
從小就喜歡滑輪、機械裝置等相關範疇的翰泓表示,在南藝大的那段歲月裡,是把機械、設計、產品(大學時期攻讀工業設計),這些以前關注的東西放到建築空間裡,只是所謂「建築」偏重實用性,而「建築藝術」則是對空間的深度探索, 融合視覺的感受、置身其中的情緒,因而增添其藝術的成分。
《維間轉換》就是最好的例子,透過作品就可以明顯看到藝術家對空間的思維和 轉換的概念。他耗費兩年多的時間,將一棟沒水沒電的廢墟,胼手胝足從清潔、整理環境開始,到所有的創作發想、設計、製作過程,皆是獨自完成。整個600坪的空間,從一樓開始到屋頂,即是一個完整的作品,連教授都驚嘆:「怎麼一個人搞這麼大!」翰泓說:「維『間』與維『艱』,當初取名時是取一種諧音搭配字面意義,維艱與微間成了維間,維艱轉換有種扭轉困境、以小博大的含義,微間則是以小喻大,而當人在我的維間轉換作品中遊走,時而和作品結合、時而脫離,不斷的在一種動態中轉換彼此。」影片中推開每一扇門、進入每一個空間,都像是一樣不同的開始:有的門可以直接推開,有的門需要依靠輪軸的轉動,有的門則利用機械裝置使樓梯降下進入另一空間,有的甚至一整面牆就是一扇門。而藝術家遊走在不同空間中,迴旋、轉圜、擺盪、進出,在在融合靜態的空間物件與動態的轉換。
然而,為什麼對「門」這個概念如此著迷呢?
翰泓說:「由建築的角度來說,門、牆、窗創造出一個空間,而這些都是建築的基本元素;從藝術、哲學等創作理論的立場出發,門是界定裡與外的重要物件,架構出一個可以和人交流的場域。」他很像一個不停在跨界的人,遊走自己專業的界線,融合建築與藝術;他也是一個衝破界線的人,自2002年以來一直用自學的木工方式創作。木工重於規範規矩,有既定的技法且須具有實用性;而木雕卻是以裝飾性和藝術性為主,特別的是,翰泓的創作一直是以木工的角度切入,先創造出作品的深度,再用技術拉出作品的意涵和哲學性的思考。奠立在精良技術的基礎上,即便是一張簡單的草圖,也承載著吐納與流動之美,看他的作品不單單只是某種媒材或項目類別的區分,而是實驗性與實用性、藝術與技術、人生觀的整合與互動。
呈現界線與界限之間的思辨
《維間轉換》是讓大家第一次注意到他的作品,對藝術家本身後續的創作而言,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,他說:「其實我從那時候到現在,幾乎所有作品的概念都是從那棟房子而來,也就是我一直想談的,所謂『界線』和『界限』。」
翰泓認為現在很常被談論的「界限」,很多時候太過強調「打破」的觀念,也就是刻意地模糊邊界和輪廓讓範圍無限擴大,然而這樣的動作雖開拓了疆域,卻沒有拉近人與人、人與事物之間的距離,無論怎樣打破界限還是不會增加彼此了解的可能性,甚至還會因而更加生疏;然而,他想強調的是一種無限延伸、非消匿式的「界線」:「這是一種點、線、面的結合,所以可以延伸、擴大,形成所謂的空間和輪廓,而事物本質的區別就是界線,建築也是如此,而愈了解這些基本的元素,就愈能接近核心,也才能知道所謂動靜和下一步該怎麼走。」這樣因了解「界線」而產生的因應之道,可謂是翰泓作品的中心思想,也是他透過觀察和仔細研究後所窺得的真相與全貌,而2010年作品《樹枝椅子》、《間階》等也處處充滿界線、接合與結合的概念。以《樹枝椅子》為例,椅子與樹枝相接的部分採用「榫接」這種傳統的接合技巧,是藝術家親自向鹿港、台南的老師傅拜師學藝,融合傳統與現代的驚豔之作,就「技法」的層面來說,接合處的兩部分必須一凸一凹,其中沒有任何釘子或黏著劑存在的空間,翰泓說:「那本身就是一種很『界線分明』的接法。」就素材而言,結合台灣的木材和國外進口的木材(和樹枝一體的那部分是台灣木材,其餘是進口材料),是中西元素的並置;若論及表現形式,上方的椅子象徵著人類與生活,下方的樹枝則是自然與生態,是人與自然的平衡結合。由此可見,從外觀到內質、從想法到手法,全然是對「界線」的體悟和表現。
曾參加「2012粉樂町」的大型空間裝置《過門而入》也可發現類似的概念,透過「與」的概念與連結,調轉觀者對於「界線」的認知,亦即當人的尺寸無法改變而空間界線可有異動之時,探索期間關係的流動性,與另一個世界存在的可能性。在介紹《過門而入》的影片中藝術家這樣說:
「生活的物件、空間,透過變形的力量,架設出一種描述內與外、出與入、開與關、大與小之間的『與』,『與』是連結,『與』也是被忽略的個體,『與』在此被我宣告而自成一個空間、一個可能性…在這被架設出的有形與無形的『與』的維度中,調轉觀者既存界線的觀念,由外在的界線,拓展到更深一層的界線…無法變動的身體尺寸,反投射出可變動的一切,抑或某處的閉,竟是某處的開,出口不一定代表超脫、無限制,不自由之處潛藏著驚奇,意念、思緒,往往透過虛擬解放;但令我醉心的是,如何在現有感知狀態、現實事物中,動點手腳,提醒著另一個世界存在的可能。打開門,在階階灑落的光梯中,前進與後退交互辯證, 當意念逆轉,其實已身在門外。」
戴翰泓是一位空間詩人,他不斷在對應關係中探討界線和互動,而非對應的位置,也在看清界線的同時,讓點、線、面再次擴張延伸。此作品入圍「2012台北美術獎」,自12月23號起在台北市立美術館與其他入圍作品一起展出,不妨前去體驗藝術家對於界線的詮釋。
在體制內持續戰鬥的未來
談及未來創作的方向,翰泓說會以兩大主軸繼續創作:一是像《過門而入》的中大型的空間裝置,另外則是尺度較小的雕塑作品,而在雕塑作品中除了靜態雕塑外,將來也會有加入機械動力的動態作品出現,透過外部輪廓線條的改變,創作出一個不定型的虛擬空間感。
這樣兩個不同尺寸的作品類型,也再次回應到藝術家對於大與小的看法,尺寸大小有界線的差別,但何為大、何為小呢?模型是表達想法和思維模式的東西,它不是最終的成果,卻是本質、思維的源頭,他說那是從周遭的「當下」慢慢累積而來,而那樣的過程才是最真實且重要的。
原以為對於翰泓而言,沒有絕對的大或小、進與入、開與關,一切由比較而來,但其實在他的認知裡有絕對的大或小、進與入、開與關,只是它們相對於人的價值或意義是由人去定義的。他可以利用600坪的工作室裡創造出《維間轉換》這種巨型作品,也可以在這2.3坪的住所裡強化創作的脈絡,這迷人的老派,讓人不禁期待他更深更廣的表現。
DATA
2012台北美術獎
展覽時間:2012/12/22-2013/03/10
展覽地點:台北市立美術館
(Art Plus Taiwan 第15期 2013 一月號 p40-43)